【核心内容:本文以黄河流经的山东省济南市7个区(县)和黄河故道所在的1个区(县)为研习对象,阐述了防灾工程和水运工程遗产、灌溉工程和红色文化遗产、黄河故道流经区域、古遗址等相关伴生遗产等内容,为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提出了相关建议。】

黄河流经山东的历史源远流长,济南作为山东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深受黄河文化滋养。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好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唱好新时代“黄河之歌”,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日益成为济南地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流经地 彰显齐鲁魂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现行河道穿越该省9个地市,其中有黄河流经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河哺育下的齐鲁文明日益发展壮大,黄河流经山东省会济南的岁月也与齐鲁文明的孕育过程紧密相连。根据对《黄河水利史述要》《济南通史》等资料的整理,黄河流经济南的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

山东黄城属于哪个城市_山东省黄河流域城市_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

第一个阶段是禹河时期。关于此时期黄河的记载出自《尔雅·释水》,在大禹的疏导下,黄河经过大陆泽后分为9条河流入海,而济南就位于“九河”的流域范围。公元11年,黄河于魏郡决口,自由泛滥近60年,直到东汉永平十二年王景治河后才得到系统治理,史称“王景故道”。

此后直至北宋年间,黄河下游河道都基本稳定在这一线,这便是第二个阶段,时间长达千年之久。王景故道从济南商河地区蜿蜒流过,为毓秀的济南注入了浑厚朴实的人文基因,这在商河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中也多有体现。据相关研究显示,今天鼓子秧歌样式中还有直接取名洪涝灾害的“漩海眼”“大八叉”的场阵,都源于当时人们抗洪抢险的悲壮场景。

北宋时期,黄河河道逐渐南移,最后由泗入淮在江苏北部注入黄海。直到清咸丰五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河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济南才重新回到了黄河的怀抱,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这是第三个阶段。

由于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特征,其流经济南的百余年,也是济南人民防洪抗洪的百余年,济南境内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水利工程和治水名人。同时,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和政治文化中心,在黄河沿岸留下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和近现代水工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济南黄河文化遗产体系,具体可分为水工遗产、相关伴生遗产、历史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等。

地上悬河城区过 水工遗存资源多

济南黄河中心城区段位于济南黄河流域的中部区域,包括槐荫区、天桥区和历城区。此3区的黄河文化遗产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水运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较为丰富。

与郊区不同,此河段河堤高出城区4米—5米,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因此,防灾防洪一直是济南黄河中心城区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十分重视。毛泽东主席就曾多次视察济南城区黄河,特别是天桥区泺口段。自1952年起,毛主席曾3次亲临泺口黄河大堤,在视察黄河的过程中,提出了确保大堤安全和充分利用黄河的重要指示,成为济南沿黄城区人民保堤护家的坚强信念。

山东省黄河流域城市_山东黄城属于哪个城市_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

随着“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治黄目标被提出,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开始建设。此外,北展宽滞洪工程、泺口险工、泺口水利枢纽建设遗存等,也都是人民治黄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是济南黄河中心城区段水工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南黄河在改道初期曾阶段性发挥了水运便利的优势。济南中心城区段的泺口古镇等河港码头,在济南及周边区域的盐漕运输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黄河航运的逐渐停滞,铁路运输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济南泺口黄河铁桥是天桥区一处重要的水运工程,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018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泺口黄河铁桥建成于1912年11月,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修建伊始,曾得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指导。这座横亘黄河的百年老桥历经波折,目前仍在投入使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是现今黄河上唯一的百年铁路大桥。

1958年8月,山东黄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峰,洪水严重威胁着泺口铁路大桥及济南地区的安全。周恩来总理心系民众,立即赶赴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视察险情。他来到桥边视察时,对黄河铁桥的桥墩基础、桥梁结构情况,以及建桥时间和质量情况都做了详细了解。为纪念周总理来此视察,铁路大桥南首特地设立了一座大理石纪念碑,上刻“周总理视察泺口黄河铁桥纪念地”。1977年,该纪念地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镇泺口 济南北兴源头

泺口古镇位于济南天桥区黄河南岸,早在宋金时期,济南府历城县便有了泺口古镇的相关记载。明清时期为雒镇,后又改为泺口乡,近代又称为洛口。1848年泺口古镇为防外敌,于外围建立了圩子墙,初步形成了一座独立的城池。

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_山东省黄河流域城市_山东黄城属于哪个城市

泺口古镇虽然不在历史文化名镇之列,但其自古就是济水和大清河沿线的重要港口。黄河占据大清河河道后,泺口古镇作为重要的食盐专用批验驻地更是经历了一段车船云集、商贸繁华的岁月,曾有“小济南”的美誉。当地盐运、铁路、码头等相关文化遗产丰富,还有洛口醋的酿造技艺、糖醋黄河鲤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这些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保护,将会在整个济南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发挥巨大作用。其中,洛口醋的酿造技艺是泺口古镇重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选料精致、工艺独具、气味清香、酸味柔美而销路甚广,声名远扬。有关洛口醋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手工作坊生产史。据考证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泺口古镇过去有一条形成于清代的“汇源街”,得名便是出于街上的汇源醋坊。据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记载:“醋出于泺口镇,四十余家,行销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处。”

随着时光流逝,泺口古镇北部现被建设为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景区内环境优美、文化遗存众多,不但拥有“鹊华烟雨”等让名家挥毫泼墨的美丽风景,还拥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险工、黄河神兽等水工遗存。泺口码头旧址便是位于景区内的一处重要景点,虽然已经不能摆渡船只,但仍然向今天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着泺口古镇那段繁荣岁月。

追溯历史,泺口古镇及其周边曾是济南北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今天作为连接济南城区与先行区的重要节点,泺口古镇又承担起济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桥头堡的角色。随着济南黄河战略的逐步推进,泺口古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景色如同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河边英雄辈出 红色基因赓续

黄河之畔英雄辈出,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每一处场景,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济南黄河中部城区段也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革命先辈们在黄河岸边抛头颅洒热血,书写出壮丽诗篇,传承着不朽的红色基因。

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_山东省黄河流域城市_山东黄城属于哪个城市

“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是济南沿黄城区一处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地。1933年8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济南泺口刑场残忍枪杀了时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李春亭、时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伟仁、时任共青团山东特委代理书记孙善帅等9名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史称“泺口九烈士”。

“王士栋烈士纪念地”是天桥区黄河之畔一处极具纪念意义的伴生遗存。1967年5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济某部队正驻守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当夜的狂风暴雨将安放在铁路边的原木材料吹落在了铁轨上。为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战士们冒雨排除障碍物,直到清理至最后一根原木时,一列火车从远处疾驰而来。当时只有21岁的小战士王士栋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将原木掀出轨道,保障了列车上数百人的生命安全,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壮烈牺牲。为表彰王士栋烈士英勇献身的事迹,济南市革命委员会在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北修建了“王士栋烈士纪念地”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以此缅怀这位年轻的英勇战士,这也是红色基因的另一种延续。

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丰富城区文化传承

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支撑;要着眼于新时代的价值需求,结合地域特征和文化遗产本身的特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为文化的发展延续提供良好环境。济南黄河中心城区段已形成以泺口古镇为中心、其他历史街区村镇为节点、依托百里黄河风景区的济南北部黄河文化带,将水工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等融入其中。

山东省黄河流域城市_山东黄城属于哪个城市_黄河流经山东几个城市

水工遗产的保护可以通过建设水工设施展馆、水工文化科普馆等文化设施,加强人们对黄河水工的重视,进而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保护,则可以将泺口古镇等历史街区村镇作为载体,在保护历史空间的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红色文化遗产则是较为特殊的一项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将济南黄河中心城区段的红色文化遗产串联起来,结合其他相关文化遗产,打造一条“红色文化研学之旅”专线,更好地起到红色教育作用。

济南黄河中心城区段的黄河文化遗产同城市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的相关挖掘也应结合城市发展进行,加深“山泉湖河城”中“黄河”这一文化符号的城市印象,让黄河文化融入济南。同时,将传统和时代相结合,讲好黄河故事,才能更好地促进黄河文化振兴,对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作者:尚铭宇 赵虎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本文为济南市哲社科学课题(JNSK21C28)成果】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