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LIN CULTURAL桂

解码文化自信的桂林之象山篇

开栏语

桂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三万多年前,宝积岩人在此繁衍生息,“桂林人”的历史由此打开。以泥为肉、砂为骨,世界上最早的陶器自甑皮岩人手中诞生。此后,一条灵渠,沟通湘漓,打通了中原与岭南的文化交流壁垒。甘露元年设始安县,至今已一千七百年有余。大唐兴盛、大宋风雅,在元明清近六百年中,桂林成了当之无愧的广西政治文化中心。到了近代,作为抗战文化城,桂林吸引了大批重要文化人物,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历史的烟尘早已经落定。我们仍旧能够从象山区甑皮岩出土的陶器残片中,一瞥古人的万年智慧;从收纳在临桂区桂林博物馆的三百余件梅瓶中,读出这座城市的优雅气度;从灌阳、资源、恭城的一碗油茶里,品尝出鲜活生动的民俗风情;从全州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间,仰望革命先烈不朽的精神丰碑。

溯古方能知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解码文化自信的桂林》栏目,从今人的文化视角入手,对我市十一县(市)、六城区开展系列报道,一览多元化的文化现象,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展示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风采与文化自信。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自唐以来,诸多文人墨客,在桂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甚广的莫过于这篇出自蓟北处士之手的《和水月洞韵》。

诗中所描写的“象山水月”奇观,是桂林山水的灵魂,也是桂林城市的标志,更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灵感源头。

掬水月在手,诗意共远方。坐拥象鼻山和漓江黄金段的象山区,虽然置区建制晚,但细细数来,其历史悠久绵长:早在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时代,象山区独山南麓的甑皮岩洞穴里,古人类以泥为肉、砂为骨,用火淬炼后,得到了世界最早的陶器。南溪山的摩崖石刻,汇聚了唐至民国1300余年文人墨客忘情山水时的咏叹之作。古朴的开元寺舍利塔、象鼻山普贤塔,更为幽静的山水增添了一丝禅意。此外,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书画、文玩、奇石交易市场,云集了各类民间工艺的瓦窑非遗文化旅游小镇以及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窗口——侗情水庄。

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文化生态多姿多彩,共同构成了城南片区独特的文化景观。

桂州旅游攻略_桂州_桂州腊夜

蓝天白云下的象鼻山。(资料图片)

LOOK

01

千年窑火,淬炼出了万年智慧

2016年夏天,在象山辖区内的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轻小伙望着陶瓷的残片和洞穴出神。他叫蔡宇轩,是一名“95”后,也是一名年轻的收藏家。

直到今天,蔡宇轩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甑皮岩出土的陶器碎片时的震撼:“在生产效能低下、缺乏生产工具的年代,桂林的先民居然率先摸索出了粘土和石英砂双料混炼的制作技术。这在现代看起来好像不足为奇,但在12000年前可是制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改良。”蔡宇轩说,这项技术解决了此前单纯泥料制陶不易成型、不耐火烧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陶器制作生产水平,使得人类文明向前跃进一大步。

“真真是古人的‘万年智慧’!”蔡宇轩不由地感慨。

陶,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不陌生。作为最早掌握制陶技术的国家,我国的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1965年,考古学家在象山区独山南麓的甑皮岩洞穴内发现了5具人骨和一批生产生活用具。在后期陆续发掘中,透露着朴拙意趣的原始陶器出现在了世人眼前。它以泥为肉、以砂为骨,经过适量配比后,捏合成陶釜,坚实不裂。桂林的先民们用它煮熟螺蛳,率先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这件陶雏器,也被视为世界最古老的陶器,迄今已有1.2万年历史。

2016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5方单位一致认为,甑皮岩先民是具有高智商的智慧人,双料混炼技术是万年前人类的发明,桂林是万年人类智慧圣地。

2021年,桂林甑皮岩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名单。

如果说,甑皮岩内的陶雏器展示了桂林地区远古先人们的智慧,那么,诞生于南朝晚期的桂州窑,就将桂林人成熟的制陶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隋唐到北宋的500多年间,桂林的能工巧匠们在桂州窑内烧制了大量的青瓷和佛造像,其烧造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就算放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象山区瓦窑非遗文旅小镇,是全市首家特色文化小镇3A级旅游景区和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每年,这里接待游客的总数都会超过35万人次。复原后的桂州窑就坐落其中。

从2013年开始,桂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桂林市级非遗传承人吕玉林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在象山区瓦窑小镇重起桂州窑,复原古窑的原貌和烧造技术,再现了千年前窑口窑火冲天的盛况。

在复原的窑址上,两座三米多深、两米多宽的土窑映入眼帘。吕玉林介绍说,桂州窑旧址在市南郊柘木镇上窑村一带。这个民间窑场,集聚了大量的桂林能工巧匠,大家各施所长,分工协作,烧制了大量的日用器皿和佛寺的建筑构件、塑像。一个窑烧上2000-3000只碗完全没有问题。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娴熟的烧制技术,早在隋唐就已经形成,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不已。

紧挨着复原后的土窑,还有一座柴窑。吕玉林利用这座柴窑和桂林的粘土以及双料混炼技术,复原千年前的“桂州窑”陶器。

柴窑,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柴为燃料,让窑内的温度上升到1000度以上,陶器就在火的淬炼下成型。相比如今的电窑,柴窑全部依仗人的经验。火温的不恒定、不可控,加上手拉坯的地方有厚薄,很容易导致陶瓷薄的地方炸裂,导致烧出来的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也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让人在关闭窑门的那一刻充满了期待。

吕玉林说,桂州陶基本上是不施或少施釉。在火焰的作用下,松柴随机落灰在胎体上,形成无法预知的纹理和颜色。因此常常能出现粗犷、质朴、古拙的色彩和纹样,极具审美价值和地方色彩。

传的是历史,承接的是未来。在失败了上百次后,2019年,年轻的蔡宇轩也成功地用桂林市区、平乐、永福等地的泥土,按照古老的双料混炼法复原出了1.2万年前甑皮岩先民使用过的陶器。并且以此为蓝本,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研发出了一系列夹砂陶文创产品。

“我们与祖先们的距离,就是一只陶杯的距离。当我们看着他们曾经看过的月亮,握着跟他们一样的陶杯,饮用着同一江的江水时,这便是传承。”

LOOK

02

多彩民俗,魅力城南美美与共

“小河淌水高山来啰耶,到我侗寨来啰耶。山清水秀鱼满溪,孕育哥妹爱唱歌。花桥鼓楼美如画,芦笙琵琶迎贵宾……”在桂阳公路旁的北芬村侗情水庄里,欢快的对歌声从寨子里飘了出来。“芦笙响,贵客至。旅游旺季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芦笙一天要奏响两百次。”身披侗族盛装的一位阿姐笑嘻嘻地说,远道而来的游客对侗族大歌、银饰文化都很感兴趣,一头扎进寨楼就不愿意出去。

象山区有汉、壮、瑶、回、苗等41个民族,少数民族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左右。这里还是广西境内较大的回民聚居区,回族群众有将近6000人,3个伊斯兰教场所每年接待境外穆斯林游客超过15万人次。

崇善路清真寺,又称西内寺,建于清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尽管历经战乱、多年的虫蛀雨袭,这座兼具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和阿拉伯风格的寺庙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是广西保持最完整的清真寺。在寺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面红旗,几乎每一位来到这座清真寺的人都会被它吸引。岁月在红旗上留下了痕迹,但旗上绣的几个字却依然那么闪闪发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毛泽东”。

阮金宽是这座清真寺的阿訇,同时也担任着桂林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的职务。每逢开斋节等重要节日,他便会在寺内举办卧尔兹(讲道),带领盛装的穆斯林群众为国家和人民祈福,还会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这面旗的历史。“70多年了,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这面锦旗,因为这面旗帜见证了党和国家对我国各民族的深切关怀,见证了桂林回族同胞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与各族兄弟姐妹团结一致、血浓于水的情谊。”阮金宽很有感慨地说。

时光倒流回1951年。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党和国家组建中央访问团赴祖国各地慰问各民族同胞。当年7月,中央访问团一分团在团长费孝通的率领下到达桂林,慰问了各族同胞,还赠送了绣有毛泽东同志题词的锦旗。如今,这面旗帜已经成为引领穆斯林群众和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精神力量。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象山这片热土上开出了繁花。

LOOK

03

文旅互荣,文化自信神采奕奕

流火七月,入夜后偶有一丝凉风。在中山南路龙船坪特色文旅街区,长达百米的“星光夜市”里人头攒动,美食、萌宠、文创……一个个摊点,构成了扑面而来的城市烟火气。在一个茶摊前,排成长队的客人,就像是无声的广告,不断地吸引着更多人加入。“柠檬茶、花茶、消暑茶,我这里都有。每天能卖出40-50杯,周末会有60杯以上。我光是捶冰块就捶到晚上十一点。”摊主小陈说。

在不远的滨水步道上,一幅幅扒龙舟的照片,如同一位老者,将桂林悠久的龙舟文化娓娓道来。马头墙、小花窗、雕栏画柱的红砖房成片,古韵浓厚。登上桂北建筑风格小楼,俯瞰漓江波光粼粼,赏南溪雨霁,南溪山公园、美术馆近在咫尺。过去的慢日子和小时光,如今在龙船坪特色街区被轻轻拾起。

在老桂林人记忆中,龙船坪是凝聚着桂林船家文化历史的老街区。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推进,船只锐减,龙船坪逐渐成为码头的代名词,船家文化也逐渐沉寂。为了复兴这段记忆、挖掘桂林本土文化价值,同时在漓江畔打造一处心灵栖息地,象山区决定依托漓江、宁远河两岸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结合龙船坪码头、美术馆及慢行步道建设,打造一个包括绘画、书法、摄影、文创等艺术门类,融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2016年,特色文化街区项目启动,投资超过4个亿。2020年桂州,街区正式对外开放。

龙船坪特色文旅街区项目只是象山区在旅游和文化试验田中的“一粒穗”。在杉湖景区,每每入夜,41米的金色的日塔和35米的银色的月塔总能轻轻松松地拿捏住“流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无一例外地高举着相机要与双塔合影。一轮明月,一泓碧波,一双塔楼,金银闪耀,夜桂林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日月双塔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于2001年重建的。日塔从塔什、瓦面、翘角到斗拱、雀替、门窗、柱梁均为纯铜,耗铜350吨,月塔则为琉璃塔。一条长达10米的湖底隧道不仅是连通双塔的纽带,同时还是一座地宫博物馆,展出了不少唐代佛塔出土佛物,其中最珍贵的出土佛物是“十二属相皇家密典”。

“日月双塔与象山普贤塔、塔山寿佛塔并称为‘四塔同美’。围绕着日月双塔,近年来,我们打造了国内第一个以‘儒释道之和’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在这里,你不仅能够看到佛教的历史文化,还能看到大量的道家、儒家的文化元素,如太极鼓、孔子、老子铜像、释迦如来足迹碑等”,日月双塔景区负责人介绍说。

“巃嵷天象出云端,占住人间活水滩。饱吸清风高捲鼻,横拖明月懒归阑。空中体格三更白,物外烟霞六月寒。坐久洞中尘世隔,冰壶玉宇意中看。”在“城徽”象鼻山下,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在水月洞里看“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千古奇观、一苇渡江,在舟中吟咏“船在青山顶上行”、进入洞中尝尝清冽的三花酒,感受范成大笔下的“瑞露之妙”……“去门票化”后的象山景区,营业额不降反升。风景背后的文化之旅,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仅上半年,凭借象山景区为首的各景区景点,象山区实现了旅游总消费近60亿元。

漓水悠悠,古韵新声。在城南这片热土上,1.2万年前的先人们的足音尚未远去,新时代的文化号角已经吹响。

那经久不息的窑火、那依稀可辨的石刻、那点亮城市的日月双塔、那焕发着生命力的民歌、那神姿仙态的青山、那一条赋予无数人灵感的江水……构成了一个多彩的、魅力的、文化的象山。

桂州_桂州腊夜_桂州旅游攻略

山环水绕美象山。陆畅 摄

专家访谈

让更多人领略到象山 悠远醇厚的文化魅力

贡乐伦(象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象山区的文化,如同一杯美酒,悠远而醇厚。在这里,有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也有以舍利塔、普贤塔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还有以清真寺为代表的寺庙文化、以李宗仁官邸、明孝宗皇帝朱佑建造的圣母池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及象鼻山、南溪山石刻为代表的石刻文化。

近年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动,依托“旅游+”桂州,做活象山文旅产业新IP。2022年,我们实现了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近100亿元的目标。

“旅游+文化”展现出了强大的合力。我们打造的“象山水月”群众文化精品活动,34年了还经久不衰。今年三月三,象山区联合市委统战部举办了首届“嗨唱歌圩节”两江四湖大型实景山歌会和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节目邀请赛,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群众3万多人参与,近500家媒体争相报道活动盛况。此外,我们还响应国家“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提档改造升级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陈列馆,打造“万年智慧圣地”的象山文旅新名片。百年老字号广西非遗黄昌典毛笔、观志窑仿烧宋代陶瓷等一批非遗精品也相继亮相,“秝园桂花糕和秝园状元饼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给“象山有礼”旅游文创产业注入新活力。

工业文化也是象山区的文化特色。我们有以服装设计、纺织工艺展示为特色的溢达(十如)工旅时尚园;有以啤酒历史文化、生产工艺展示为特色的工旅融合观光园;还有展示酒文化传承与酿造工艺的桂林瑞露·象山酒窖。我们还有将地学知识与研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并先后举办202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桂林地学旅游分展区活动、2023年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等,地学文化与地学旅游如今已成为象山文旅发展新引擎。

(记者韦莎妮娜 整理)

END

LOOK

花 桥 | 深 读 桂 林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gxmw666